-
【转载】欧洲需要与中国结盟——齐泽克评乌克兰和谈 - 哔哩哔哩
乌克兰国歌《乌克兰仍在人间》的第二句——“同胞手足,命运依旧向我们展露笑容”——可悲地不再成立,更糟糕的是,我们应该将这种幸运的消退延伸到欧洲本身:命运或幸运不再眷顾我们,欧洲同胞们。现在的局势如此严峻,以至于我们应该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那些老生常谈的观点——也许这些观点在今天危机公开爆发时会得到更多的...
-
个体理性及其内在悖论为我们解析当代西方制度性话语权提供了重要视角。许多西方学者都认为,新兴国家的群体崛起构成当下西方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危机的主要原因,(35)但由于能力与潜力之间的差距以及全球治理经验的不足,新兴国家并未实际扮演挑战者的角色。西方制度性话语权真正的危机源于西方内部,在于其为世界提供制度性公共产品的动力与逻辑。
-
当然,跨大西洋的这一条裂痕在此之前早有踪迹,无论是前不久震惊欧洲的特朗普与泽连斯基的会晤,包括万斯在慕尼黑安全峰会上的演讲,似乎都已经在预示着这一点。 但是这种破裂是从特朗普上台才开始的吗?不同欧洲国家对当下美国政府的态度又存在着怎样的差别?为什么?在与美国「渐行渐远」的当前形势下,欧洲未来的经济和...
-
当地时间27日,据英国首相府消息,在巴黎举行的“意愿联盟”会议上,英国首相斯塔默和法国总统马克龙联合呼吁欧洲国家加强对乌克兰的支持。然而,尽管英法等国在口头上展现团结,欧洲内部在对乌政策上的分歧却愈发明显,跨大西洋的美国对乌克兰的态度与欧洲存在更大的分歧。 在乌克兰战事胶着、英国经济承压、欧美贸易摩擦升级...
-
欧美学者对其学说的评论多用 federation而不是 confederation.参见陈乐民:《"欧洲观念" 的历史哲学》;胡瑾,郇庆治,宋全成:《欧洲早期一体化思想 与实践研究 (...《敦刻尔克条约》.1948年 1月,英国外交大 臣贝文发表演说,正式提出了建立西方联盟的建议,表示英国将放弃 "以大国 均势为目标的旧观念",争取实现 "欧洲...
-
为此,艾奇逊的外交思维涉及两方面内容:利用威慑制服威胁,修复紊乱且低迷的西方国家体系。就艾奇逊而言,国际秩序的构建既关乎经济和战略层面,也关乎心理和政治层面。很多西方学者认为,相比共产主义的最终胜利,艾奇逊更为担心欧洲的沉沦对全球势力均衡所造成的破坏,以至于美国不得不回到一战和二战时那种以武力应对威胁的老路。
-
万斯演讲震动西方社会,欧洲媒体:美欧间价值观分歧已无法掩盖
“万斯演讲前,欧洲人可能还心存一丝幻想” 万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讲,这是他以美国副总统身份在世界舞台上的首次亮相。演讲结束,他震动欧洲大陆,成为整个会议期间与会者的讨论焦点。 一名东欧高级官员表示,在慕尼黑,“没有人谈论其他任何事情了”。
-
白宫争吵预示跨大西洋关系的终结?“独立的欧洲”还只是愿景_手机...
若没有北约和美国在欧洲的核武器与大量军事基地——作为跨大西洋关系的核心支柱——欧洲内部从容的一体化进程几无可能。因此,欧美同盟为欧洲一体化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外部环境。正如西方学者赫德利·布尔 (Hedley Bull)所评论的,没有美国的军事支撑,欧洲作为“民事力量”(或“规范力量”)无异于空中楼阁。[3]因此,...
-
总台记者专访丨瑞典学者:北约自诩防御联盟 却持续扩张引发冲突
自从轰炸南联盟以来,北约不断把触角伸到自己的区域之外。北约在没有引起太多媒体注意的情况下吸纳了39或40个国家作为合作伙伴,这些国家与欧洲防御完全无关。北约现在正在做的是大规模重整军备,其军队遍布各地。 奥贝里说,像北约这样的军事联盟应该被废除,从历史宏观的角度来看北约也在自我毁灭。
-
现在,我不得不承认,在我还年轻的时候,那是1970、1980年代,我还曾幻想,欧洲会朝着独立的方向发展,摆脱对华盛顿的依赖,并且会不断发展成为一个更加独立自主的联盟,逐渐摆脱初始状态,进而转变成一种联邦,一个政治实体、一个政治联盟,而非成立之初的样子。那个时候,这种期盼还不是天方夜谭,但2008年的经济危机浇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