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吧 - 智能搜索
  • 然而,意大利国际事务研究所最近的一篇文章却系统描述了欧洲在“与中国关系脱钩”方面遇到的两难处境,美国学术期刊《经济学人》网站也发表了学者Chris Miller的一篇评论文章,他认为,西方对华“去风险”注定失败。人大重阳“区域国别动态”栏目第34期现编译相关文章发布如下。以下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供研究参考。
  • 美媒哀叹:所谓的“西方”,已荡然无存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特朗普在拥抱俄罗斯以及抛弃传统盟友的路上会走多远,还有待观察,但'西方'可能已经消失了。" 当地时间3月8日,《纽约时报》巴黎分社社长、专栏作家罗杰·科恩(Roger Cohen)撰写题为《欧洲在情感冲击中应对新时代》的评论文章。文章称,美国总统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欧洲不断遭受到冲击,挣扎于一个...

  • 外媒发声:美国拉拢欧洲遏制中国?注定失败

    再点右上角三个点 就能看到“设为星标” 保持联系,一起前行 //人大重阳 /// RDCY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

  • 【深度分析】李安山:世界秩序变革中的“全球南方”——基于历史...

    然而,西欧特别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资金和动力来自哪里?相当多的西方学者将这种成功描绘为欧洲国家的内在动力。 世界史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是:为什么会发生“工业革命”,为什么这场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回答这一问题,一般强调英国的特点或欧洲早期的...

  • 美媒:连特朗普都让步了,欧洲不应抱有幻想,中国不会容忍挑衅|欧盟|...

    就在中欧即将展开高层峰会的关键节点,美国总统却对中国进行“示好”,藏着前所未有的焦虑。连特朗普都在对华问题上低头了,欧洲却仍旧幻想着通过压力换来中国的妥协,这种错判形势的策略,注定难逃碰壁的命运。 7月23日深夜,特朗普宣布与日本达成“史上最大贸易协议”。表面上风生水起,关税仅为15%,远低于曾扬言的30%甚至50%。而在此之前,

  • 【中东国际关系】正义与发展党执政以来土耳其的巴尔干政策新变化

    究其原因,首先,长期以来土耳其对外政策的重心一直放在美国和欧洲,在巴尔干的政策基本以配合西方的战略为主,并无明显独立的政策立场,对巴尔干地区格局的影响力偏弱。其次,研究土耳其的学者主要聚焦中东问题,对巴尔干地区关注较少;而研究巴尔干问题的...

  • 【深度】感受欧洲对美离心迹象:“去美元”“脱美军”“怼美国”

    “西方的终结”是必然趋势 事实上,早在2008年,美国著名国际关系学者杰弗里·安德逊、约翰·艾肯伯里等就曾著书《西方的终结:大西洋秩序的变迁与危机》,在学理上详解二战结束以来美国与欧洲的博弈与斗争。全书重大结论是,1500年以后早期全球...

  • 美国战略学者罗伯特·卡根将之形容为,美国来自“火星”,欧洲来自“金星”。2008年奥巴马上任后,美欧外交政策理念重归一致。在气候变化、防止核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自由贸易等诸多议题领域,奥巴马的政策立场均与欧洲接近。美欧关系出现了重回“蜜月期”之势。特立独行的特朗普终结了上一阶段的“蜜月期”。“...
  • [4]此外,近年来多位国内学者对战后的跨大西洋地缘政治及美国的相关决策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描绘了战后美国同西欧国家的互动,更对拜登政府上台后,美欧经济与安全关系在跨大西洋联盟内部的走向做出了展望和预测。[5]然而,学界对美国外交战略中欧洲观的系...
  • 全球治理 | 中美欧三学者对话:跨大西洋关系已越过无法挽回的节点

    特朗普二次执政不到一百天,跨大西洋联盟已经接连崩坏。没有美国的欧洲,在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如何在战略自主、安全防卫和重振经济之间寻找平衡?作为捍卫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中国将在这场新棋局中扮演何种角色,中欧合作会否迎来新的转机? 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