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吧 - 智能搜索
  • 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人才培训中心 - 业内新闻 - 2022年碳中和...

    12月20日,世界技术难度最高、单机容量最大、装机规模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最后一台机组顺利完成72小时试运行,正式投产发电。至此,白鹤滩水电站16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标志着我国在长江上建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 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三峡集团在长江干流建设...

  • 全球首个零碳码头智慧绿色能源系统在天津港成功并网

    在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北侧,两台总高度近200米的风机矗立,巨型“风车”迎风旋转,显得雄伟壮观。 12月15日上午,随着两台风机叶片缓缓起动,全球首个零碳码头智慧绿色能源系统在天津港并网发电。这是我国港口首个“风光储荷一体化”智慧绿...

  • 11月7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炜表示,深圳市正全力推动全国首个全市道路向智能网联汽车的开放。他同时表示,L4方面,深圳市推动了由科技企业产品与技术相关能力测试向出租车公司市场运营的转变,预计今年底至明年上半年,这一产业新阶段将落地。 新能源 美国能源巨头向欧盟发出最终通知:不撤销法规就退出市场 11月3日,美...
  • “国和一号”三代核电自主化历经多年攻坚,成功实现首次并网发电,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产业链;2024年2月28日,我国自主研制的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首台样机在上海临港总装下线,并于同年10月7日,实现首次点火成功,标志着“重型燃气轮机”研制取得重要进展,全面进入整机试验验证阶段。
  • 里程碑!世界首台(套)300兆瓦级压气储能电站并网发电-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4月9日9时许,世界首台(套)300兆瓦级压气储能电站——湖北应城300兆瓦级压气储能电站示范工程首次并网一次成功,创造了单机功率、储能规模、转换效率3项世界纪录,以及6个行业示范、数十项国际首创、全球首次突破‍。 湖北应城300兆瓦级压气储能电站示范工程项目由中国能建数科集团和国网湖北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共同投...

  • 据了解,该项目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塔式熔盐储能光热发电核心技术,计划于2027年9月底前全容量并网发电。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产生清洁电量约9.6亿千瓦时,每年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6.3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2万吨。 我国首个国家级深水油气应急救援基地在海南启用 据中国海油10月16日消息,国家海上油气应急救援海南基地暨中国海油...
  • 中国首座“二氧化碳”光热发电机组试运营!或将颠覆140年传统发电...

    在能源领域,每一次技术突破都可能引发一场全球性的革命。而今天,中国再次站在了这场革命的前沿——经过7年的潜心研发,我国首座“二氧化碳”光热发电机组正式进入试运营阶段!这一突破不仅标志着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又一次飞跃,更可能彻底颠覆自19世纪末以来沿用至今的传统发电方式。 什么是“二氧化碳”光热发电? 与传统燃煤、燃气

  • 卫星视角|看!这个“超越”背后的绿色动能!-新华网

    2023年7月19日,引人瞩目的海上“擎天柱”——全球首台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平潭海上风电场并网发电,每年发电量超6600万千瓦时。 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成为推进能源转型的重要抓手。截至2023年3月,全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约3089万千瓦,装机规模居全球首位。

  • 核心装备100%国产化!全球最大煤电碳捕集示范工程投运_央广网

    项目在碳捕集、压缩、封存等关键环节突破多项技术瓶颈,创造多项“全球首次”与“国内首创”,且核心装备100%国产化。其中,全球首创“二塔合一”复合式吸收塔、国内首台八级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国内规模最大的深部咸水层多层封存体系等技术成果,不仅填补了行业空白,更将我国CCUS技术推向世界领先水平,为煤电行业低碳转...

  • “二氧化碳”化身为电-中国科普网

    目前,我国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技术装置,已从科研机构、高校的研究和实验阶段发展到商业化的临界点。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均开展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技术的研究,世界上已有多台1—10兆瓦级别的机组处于商业示范运营阶段,更高功率和参数等级的机组正在设计研发。因此,我们相信它的优势和实用性将会给人们带来更加广泛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