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24日电(吴平华)“一事不再罚”是我国《行政处罚法》明确规定的基本原则,那么在劳动人事领域这一原则是否适用呢?近日,成都市青羊法院就审理了一起这样的案件。 某科技公司内部《员工奖惩制度》规定:员工连续30天内迟到或早退三次及以上者,公司将对其进行辞退。2023年4月10日,周某入职某科技公司...
-
【女子试用期上班迟到25次被辞退】毕业季已过,不少毕业生找到了工作,正处试用期。当用人单位遇到劳动者的工作态度不符合要求时,能否以此为由解除合同?近日,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案,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多次迟到被公司解雇,仲裁裁决公司应支付违法解除赔偿金,法院认为该裁决法律适用错误,最...
-
员工并未按规定出勤,而是在单位附近的家中打卡签到,造成上班从未迟到的假象。用人单位发现后,能否依据规章制度解除劳动关系?近日,湖南省宁乡市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劳动争议案,法院认为,公司与多次迟到的员工解除合同并无不当。 何某于2014年6月14日入职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工程师。该公司员工手册、考勤管理规定均规定...
-
#员工多次迟到早退被开除公司赔31万##... 来自河南之声 - 微博
【#员工多次迟到早退被开除公司赔31万#】#法院回应公司把迟到早退视作旷工# 8月26日(报道),吴静于2015年7月入职上海某公司,双方签订的最后一份劳动合同期限至2023年7月止。公司《员工手册》规定:员工每次迟到或早退1小时,视为旷工半天;迟到或早退3小时,视为旷工一天;连续旷工3日,或全月累计旷工6日,公司有权...
-
因多次迟到早退被公司开除,员工一纸诉状将公司告上法庭。令人意外的是,法院最终判决公司赔偿员工损失。这起看似普通的劳动纠纷,却暴露出了企业管理的深层问题。 近日,一起劳动争议案件引发广泛关注。员工吴静(化名)因半年内迟到早退20余次被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法院却判决公司向吴静支付赔偿金。这一"反转"判决背后,到底...
-
劳动关系专题丨员工多次迟到早退被开除,法院判公司败诉:制度不能...
该员工确实在某个月份存在多次迟到、早退甚至离岗的情况,公司便按照制度直接解除劳动合同。 员工不服,提起劳动仲裁并诉讼。最终法院判决公司违法解除,需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31.6 万元。 二、法院为什么判公司败诉? 1. 迟到/早退 ≠...
-
判决之前,公司认为汪某肯定败诉,因为辞退汪某既有客观事实,又有制度依据,并且事先向汪某送达了《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然而,仲裁委和法院均判决公司败诉,裁决公司向汪某支付违法解除赔偿金。让公司始料不及的是,官司败诉的关键,在于公司解除汪某劳动合同时未事先通知公司工会,被认定程序违法,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
公司2018年3月1日施行的《休假管理补充规定》第三条d款明确:当月员工迟到、早退次数3次以上且5次(含)以内的,按规定处罚后并记书面警告;员工迟到早退次数5次(不含)以上者,属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上述规章制度已经发送给邓某某。 2023年6月25日,公司向邓某某发送《通报批评》,其中载明邓某某在当年工作期间出现多次迟到情况
-
访问受限 请求ID:3762333786923317213 您的请求已被该站点的安全策略拦截。 由Tencent Cloud EdgeOne 提供防护
-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的重要部署,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与诉讼衔接机制建设的意见》(人社部发〔2017〕70号)提出的“开展类案分析,联合筛选并发布典型案例”等要求,明确社会保险及竞业限制法律适用标准,进一步提高劳动人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