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吧 - 智能搜索
  • 面对银行五年期大额存单的逐渐消失,投资者应保持冷静,认真分析市场变化,寻找适合自己的投资机会。银行则需不断优化自身的产品结构,提升服务水平,以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只有在这种良性互动中,银行与投资者才能共赢,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的金融环境中,我们期待更多创新与变革的出现,也希望银行与投资者能够携手共进,迎...
  • 曾一度掀起抢购热潮的长期大额存单,正在加速“退场”。如今,在多家大行、股份行及城商行的App中,3年期和5年期大额存单产品已难觅踪迹。部分银行App上虽仍显示有3年期产品,但长期处于“售罄”状态,多数银行在售的大额存单最长期限仅为2年。 大额存单因20万元的起购门槛,以及相较普通定期存款更具优势的利率水平,...
  • 消失的大额存单|大额存单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消失的大额存单 转自:北京商报 最近一段时间,当不少储户习惯性打开手机银行App,想为闲置资金锁定一份长期高息存款时,却发现5年期大额存单早已“断货”,甚至3年期产品也成了稀缺品。6月10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多家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及中小银行存款专区,长期限大额存单难觅踪影,让不少依赖“长存稳赚”的...

  • 银行大额存单加速“消失”?多家银行“下架”→ 新一轮降息潮开启,商业银行纷纷下调定期存款利率,曾经备受关注的大额存单也没那么“香”了。 据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发布的5月银行存款利率报告,定期存款利率全面下跌,中长期利率进入“1时代”,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平均利率倒挂严重。
  • 打开银行 APP 惊到了:五年期大额存单彻底 “消失”!

    最近不少储户发现,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六大国有行的手机 APP 里,曾经炙手可热的五年期大额存单突然 “查无此单”—— 要么直接显示 “暂停发售”,要么仅剩一年期、两年期产品,即便少数银行还能找到五年期普通定存,利率也低至 1.3%-2.4%,甚至出现 “存五年不如存三年” 的利率倒挂奇观。 这不是个别银行的临时...

  • 在中大型银行中,当前2年期以下大额存款年利率普遍集中在0.9%-1.4%,3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集中在1.55%左右,5年期大额存单产品已基本消失。 长期限大额存单密集“下架” 以应对息差压力 当前,对大额存单产品而言,除去在规模上被银行有所限制外,随着该产品利率的持续下行,甚至该产品年利率已经与货币基金不断趋近。曾经...
  • 图文经历了几轮降息,曾经作为银行揽储利器的大额存单利率与普通定期存款相比已无明显优势,且数量也在减少,不少全国性银行已停售中长期大额存单。 业内人士认为,中长期大额存单难觅其踪是金融机构在净息差承压背景下主动进行负债端改革的结果,反映出银行成本控制与流动性管理策略发生了调整。
  • 消失的大额存单_北京商报

    消失的大额存单 最近一段时间,当不少储户习惯性打开手机银行App,想为闲置资金锁定一份长期高息存款时,却发现5年期大额存单早已“断货”,甚至3年期产品也成了稀缺品。6月10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多家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及中小银行存款专区,长期限大额存单难觅踪影,让不少依赖“长存稳赚”的储户直呼“存钱难...

  • 存款市场再调整:5年期大额存单“消失”,花式揽储被叫停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国有银行均已无5年期大额存单。最长期限的大额存单为3年期,利率仅为1.55%。其中,中行的App还显示,3年期大额存单处于“额度不足”的状态。 在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银行的大额存单最长期限为2年,利率...

  • 透过中长期大额存单“消失”现象,银行和储户需做好“加减法”以应对市场变化。 银行层面应做好“减法”,摒弃对规模的盲目追求,平衡好规模与效益的关系。从以往银行机构召开的业绩说明会可知,多家银行已将“压降长期限存款”列为负债结构调整的关键策略。不过,如何引导高成本存款客户在到期后实现转化,留住客户与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