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吧 - 智能搜索
  • 近20万人参与研发、攻克100多项技术,“大国重器”一飞冲天...

    他同时表示,从目前来看,C919显著的短期优势在于其是一款国产大飞机,国人对此充满期待。“国产支线客机ARJ21刚开始运营上海-成都航线时,吸引了很多飞友体验,C919刚开始运营时,相信也会有很多人去打卡。”谢立分析,如果说到长期的优势,可能需要等C919正式运营以后,再考量其相对于竞争机型来说,是否具有运营效率、成本等方...

  • 深度关注 | 大飞机之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纪委监委

    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民航大飞机,全国24个省市、1000余家企事业单位,30万人参与了大飞机的研制。以C919为代表,大国重器亮点纷呈、制造业迈向高端的背后,无不体现出新型举国体制的独特优势。 2022年6月,国家铁路局副局长安路生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高铁通达我国93%的50万人口以...

  •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为世界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_中央...

    一次次深入生产、研发一线,总书记始终关注着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国产大飞机,承载着几代中国人的梦想。 2014年5月,在上海考察期间,总书记专程来到中国商飞设计研发中心,登上C919大型客机展示样机,在驾驶舱详细了解大飞机设计情况。他说:“我们要做一个强国,就一定要把装备制造业搞上去,把大飞机搞上去。” ...

  • 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首飞的消息传出,理应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自豪。 可令人遗憾的是,在这份自豪背后,却依然有人持怀疑态度,不少负面声音不断冒出。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国产大飞机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 回到20世纪60年代,那时中国的民用航空制造业还处于比较薄弱的阶段,自主研发能力非常有限。
  • 院士带队造飞机一头青丝变白发 致敬!__财经头条__新浪财经

    视频#30多万人攻坚造出国产大飞机#【#院士带队造飞机一头青丝变白发#[心]致敬!】中国人能造大飞机吗?是不是“虚晃一枪”?面对质疑,我国大飞机自主工程总设计师张彦仲院士,带领团队扎根一线埋头攻坚。1000多个单位,30多个研究所,30多万人参加;自然结冰试飞,高温天气试飞,6架飞机飞了6000多次……2017年5月5日,C919...

  • 上天、下海、入地咱都行!这满满的骄傲,是中国制造啊!

    打赢C919大型客机 试飞取证、首架交付、商业首航 三场“攻坚战” 自从2009年毕业进入上飞公司 李青的成长之路 就与国产大飞机事业绑在了一起 对他来说 飞机在哪里办公地点就在哪里 2023年,他带领团队 累计完成5架C919交付机的制造 开启国产大飞...

  • 大江东:牛!他们把百万个零件攒成一架大飞机

    从1980年进入上飞厂以来,把成千上万的零件组装成一架飞机,一干就是38年,飞机上十几万个组接点,孟见新都要求做到近乎完美。 孟见新的国产“大飞机”情怀比许多人更深。早在1978年,才18岁的孟见新就进入了由原上海飞机制造厂开办的技校学手艺。1980年毕业后,他来到上海飞机制造厂部件装配车间,参与我国自行研制...

  • 中国人能造大飞机吗?是不是“虚晃一枪”?面对质疑,我国大飞机自主工程总设计师张彦仲院士,带领团队扎根一线埋头攻坚。1000多个单位,30多个研究所,30多万人参加;自然结冰试飞,高温天气试飞,6架飞机飞了6000多次……2017年5月5日,C919腾空而起,全场掌声雷动。中国人造大飞机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
  • 整个20世纪90年代,因为不能造“大飞机”,中国人经历了太多的意外与苦涩。这种近乎屈辱的感觉最终让人们放下争议,凝聚起共识。2001年,在王大珩、师昌绪、顾诵芬等人的倡导下,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和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学部成立了以院士为主、吸收行业内外专家参加的我国大型运输机发展战略咨询课题组。
  • “大飞机”:艰难决策与成功研制_国是春秋_中共党史网 中共党史网...

    在报告中,顾诵芬指出:“大型飞机是科技综合集成的高技术产品,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表现。大型飞机产业链条长,附加值高……面对世界上增长最强劲的民用飞机市场,我们要把大飞机研制当作国家战略产业来抓,并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我国大飞机的研制一波三折,落后了30年,但我们最终一定能够造出大飞机,要使大飞机制造成为...